派为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洞察 » 正文

“软件定义汽车”时代来临 金龙客车云创数字工厂“五朵云”贯穿全程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6-15   来源:中国电子报、电子信息产业网   作者:张依依   浏览次数:3
核心提示:作为制造业极具代表性的支柱产业,汽车产业不断加速向电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演进,正经历百年汽车史上最剧烈的一场变革。数字经济时代,车企该如何应对变化与挑战,于危局中开新局,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?

作为制造业极具代表性的支柱产业,汽车产业不断加速向电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演进,正经历百年汽车史上最剧烈的一场变革。数字经济时代,车企该如何应对变化与挑战,于危局中开新局,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?

图片1.png

“软件定义汽车”:数字化重构竞争新优势

对企业而言,数字化已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在由美云智数承办的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”专题论坛上,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,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徐和谊表示,汽车行业已进入“软件定义汽车”时代,“后疫情之下”汽车产业要化危为机,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。

要围绕主业在数字化上进行重点突破。汽车产业的数字化涉及产业链及企业内部各环节,建设周期较长,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,做出科学的数字化战略规划,围绕设计好车、造好车、卖好车、用好车等核心环节,提出有效解决方案,实现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。

要围绕产品加快智能化、电动化步伐。汽车产业数字化要以产品的数字化为核心,需从研发阶段开始运用仿真、数字孪生、人工智能、3D打印等技术,在数字化虚拟环境中对产品进行原型设计、模拟仿真、性能测试、优化改进,缩短开发周期、降低研发成本。

要围绕营销加大数字化投入与商业模式创新。汽车营销的数字化是企业赢得未来市场的制胜利器,通过数字化与潜在客户建立联接,并逐步转化为线下的实际销售。如运用社区运营的新模式,建立车主专享APP,企业高管在APP上与用户互动,甚至组织与用户线下交流娱乐,增强客户粘性,提升品牌价值。

要围绕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赋能。数字化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,而实质是一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管理变革。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在组织流程、商业模式、运营模式等方面做出巨大改变,同时领导与员工的思想意识、管理理念、企业文化等方面也要与时俱进。

在他看来,数字化是车企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新引擎,不仅可以将设备、传感器、控制器与网络连接起来,打通产业链、供应链和价值链,还可以有效地触达用户与商业伙伴,全方位地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用户的体验。

践行“云创”数字工厂

数字化最大意义在于联接,通过5G、云计算、互联网等技术,将设备、传感器、控制器与网络连接起来,构建起一个将物理世界数字化的万物互联的崭新世界。

数字化的核心就是打通企业全价值链经营的逻辑,然后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其固定下来,做好顶层设计规划是首要之举。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IT与流程总监李锐表示,金龙客车数字化战略清晰,通过数字化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,把金龙建设成美好出行科技集团。

金龙云创数字工厂是金龙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,以“五朵云”贯穿数字营销、智能制造、数字研发、供应链采购、售后服务等领域。据悉,金龙客车首创了基于3D智能点选的C2M可视化定制,消费者通过购车平台可视化智选外观和内饰等,且生产进度全过程透明,全面革新消费者购车体验。除了提升用户体验,还在C2M定制模式基础上打造了“T+10”敏捷制造交付模式。

WechatIMG10933.jpeg

数字经济时代微信、小程序、APP等成为新型的营销抓手,帮助企业拓宽业务边界,金龙客车也不断与时俱进,通过小程序引流导入,实现企业微信商机拓展以及订单管理,加上“云上展厅、远程验车”业务应用场景,可实现工厂漫游、热销车型3D智选等新型营销模式。

基于ERP,构建客车行业工业APP平台,实现从“等结果”到“管过程”,数据化、可视化的柔性制造能力,智造服务平台打通生产排产、仓储配送、品质监控等全流程,实现快速定制交付,实现订单交付周期减少26.7%。

同时,金龙客车服务体系也构建了关键用户运营体系,从单生态到大互联整合线下资源,促进线上服务聚合走向深入,打通整个数据链、深化服务运营,优化服务体验,通过“龙悦服务小程序”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:15分钟响应、2小时必达、7天24小时全天候……

通过“云创”数字工厂、智慧交通解决方案,金龙客车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上不断革新,重塑营销体系文化,这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动力,更为是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,美云智数也将将助力金龙客车数字化转型再迈新台阶。

具有实际的智能制造可落地应用的美云智数,早在几年就前开始,多维度参与金龙客车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实践。未来,美云智数将持续聚焦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行业灯塔能力升级,与汽车行业共建数智能力,助推车企拓展新机遇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





打赏
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:"xxxxxxx",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,热点产品深度分析!
 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首页|会员名单|找服务|关于我们|联系我们|付款方式